前言: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促进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机器人的新技术、新产品大量涌现,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既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也为改善人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从产业链层面看,中国的优势在于应用。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新机遇。随着产业渗透,中国机器人在应用层面的扩展就可圈可点。
据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4.1亿美元,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6.8亿美元。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早,在市场总量当中占比最大,超过七成,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增长明显。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是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其他产业一样,机器人产业链也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关键零部件生产厂商,主要是减速器、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手臂、腕部等,部分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行走结构,是机器人的机械传动和支撑基础。按照结构形式,本体可以划分为直角坐标、球坐标、圆柱坐标、关节坐标等类型。下游是系统集成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国内企业都集中在这个环节上。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只有通过系统集成之后,才能投入到下游的汽车、电子、金属加工等产业,为终端客客户所用。机器人产业价值
机器人是未来制造业创新的核心技术之一。相比于此前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今后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电子、零售、医疗、物流、服务、教育以及政府部门等诸多行业。而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熟练劳动力相对短缺、机器人系统成本下降和可靠性提升以及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是驱动机器人普及的重要推手。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呈现加快向中高端转型的新特点。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去年产量突破13万台,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另一方面,资本和创业者正逐渐回归理性,企业注册增长速度首次下滑。与此同时,目前产业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一揽子行业标准和引导规范也正在加快酝酿推出。
机器人产业的优势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快速提升,已与国际第一梯队实现并跑。到2021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特种机器人研究实力基本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场景范围不断扩展,尤其是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突出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特种机器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规模化产品。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工业机器人优点
①节省成本
人力成本的上涨无疑是推动各行业机器换人的重要因素,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能够将越来越高昂的人工成本节省。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操作,只需要一人看管或者一人同时看管两台甚至是更多的机器,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另外,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工厂,自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更能节省场地,使工厂的规划更加紧凑,节省土地资源成本。
②方便监管
传统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不会彻底贯彻执行下去,这样很难杜绝员工偷懒的现象,企业很久很难保证每天的产能产量。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人工大量减少,企业对人员的管理更加简单高效。
③安全性高
采用智能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工作的安全性,不会出现由于工作上的疏忽或者疲劳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在重复性很高的工业生产车间,人类员工很容易出现生理上的疲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用工业机器人则可以确保安全。
未来,在工业上,工业机器人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将导致工业机器人改变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实现生产自动化,进一步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智能化调整。
结尾
产业升级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模式逐渐从合资企业向多领域合作转变。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共同拓展国际市场。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