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重要的经验来自于华为生态大学的建设。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华为生态圈,甚至整个产业界,都已经感受到了华为推动人才生态发展对市场的促进。
2018年,华为总经销商售前人员增加了40%,其中相当部分为应届生。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华为生态大学校长杨文池甚至看到了部分生态伙伴的招聘比例超过五成,人员规模增速惊人。
在这些高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中,考取华为认证,具备扎实ICT基础知识的人才更为抢手。那些经由华为ICT学院(如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在线上、线下的人才双选中,表现出了个人能力与业务需求更高的匹配度。
华为ICT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是华为与高校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目前华为与256所高校达成了华为ICT学院合作。此外,华为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项目,称为华为授权培训合作伙伴(HALP),目前在全国有43家HALP,共设立了90多个培训点。
“ICT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入职后口碑非常好。”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上,杨文池对此颇感自豪。
在职员工的能力提升是华为生态大学的另一项核心功用。2018年70余场“拓耕行动”专项赋能,覆盖了超过100个地市的2200多名伙伴。此类赋能为华为地市生态伙伴业务带来的推动可想而知。杨文池说,一个明显的效果,是这些生态伙伴对场景方案的理解因此而加深。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华为生态大学校长 杨文池
正是这些经验促使华为在2019年定义出了“人才生态伙伴”的概念。在华为的“人才观”中,华为生态大学、人才生态伙伴,以及各类人才联盟都将成为华为孵化产业人才的摇篮。
2018年,针对AI人才短缺和培养标准缺失的问题,华为推出了面向工程师级别的AI职业认证HCIA-AI。杨文池透露,华为将在2019年继续推出培养高级工程师和AI专家的HCIP/IE认证。
未来两年,通过这些认证的工程师总数的目标为1万名。其中包括6000名AI工程师,3000名AI高级工程师,以及1000名技术专家。
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为生态伙伴大学培育人才的经验,正一步步地拓展到产业细分领域。基于全新的人才生态圈,这一围绕产业热点的急需人才培养体系将在2019年变得更加丰满。
在2019年之后,产业界将会在4~6个AI重点学科方向上看到全新的教材面世——华为正通过产教协作的方式为此做着准备。
“人工智能的课程目前比较缺乏。”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在接受采访时说,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组已经规划了系列教材,预计今年会由高教社出版,其中与华为合作的一门人工智能芯片课程已经启动开发。
吴飞是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2018年华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有10项新工科建设、5项师资培训、40项教学与课程改革项目成功立项,大部分的项目均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他受邀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相关项目的选拔和评审。
据悉,2019年仍将有不定期的师资培训班将围绕AI领域展开。在华为的规划中,培训班将培训不少于100名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师,预计有30多所高校参与其中。
更紧密的合作则以联盟工作委员会的形式出现,行业协会和高校直接参与了进来。包括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和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都出现在了华为生态伙伴大会2019的沟通现场。
其中,陈宝国担任了新近成立的“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该联盟在教育部、工信部指导下成立组织,华为是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在联盟内,华为支持成立了4个工作委员会,包括3月22日成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工委。另外三个工委分别是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开发云和物联网。
在此类深度合作中,华为承诺将为高校提供最新的AI软硬件产品和服务,为不少于50个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
这些努力指向了一个明确的目标——3年内为社会输出1万名具备AI认证的人才。
“培养AI人才,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算法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个是AI的应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I+。”吴飞在谈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方法时建议说,不同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选择。
“解决人才供需问题,缺乏的是机制。”信息技术信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陈保国认为,教育和产业的打通后,目前所见的所谓教学资源的缺乏等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在华为,这个机制在2018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已经被命名为“创智计划”,其所涉内容已经涵盖了以上整个围绕AI人才的全周期供应链。
有趣的是,这一涉及产业未来勃兴的大事,也是进入智能时代后,华为所做的四件“小事”中的第一件。
人才的获取,不应该是大海捞针,而应该按需定制。这一思路让华为最终在中国ICT产业打造了第一个全周期的人才供应链——即以华为生态大学为平台,通过联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的,从人才进校园开始到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全周期职业支持计划。
(审核编辑: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