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体森林公园之北的国泰大厦,熙熙攘攘的人群聚集在一楼展区,饶有兴趣地参观、体验着炫酷可爱的机器人们。
这些机器人由随锐科技、声智科技,历途科技、小笨智能等多家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提供参展。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已不再是电影和名人的专利,它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领跑者”,并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尤其是在工业4.0与中国智造的变革浪潮之中,一个以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智能经济正在全球崛起,一批以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为使命与愿景的机器人企业竞相涌现。
这个方兴未艾的产业,不仅蕴含着国家间竞争的新赛道,还暗藏着通向智慧生活的新路径。为锚定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近日,以“世界之机,未来重器”为主题的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论坛在国泰大厦路演大厅举行。
本次论坛由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指导,国泰创投集团主办、奥北科技园承办,邀请到了100余位机器人行业领域中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投资机构,包括北京东升镇副镇长莽金陵,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秘书长曹毅,清华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孙富春,中国青年企业家俱乐部联合发起人、秘书长黄小梅,随锐科技CEO舒骋,康力优蓝CMO赵博韬,宾果智能CEO闵海波,史河科技COO姜雨,声智科技战略合伙人、副总裁李智勇,智能佳机器人副总经理李裔,他山科技COO马扬,博雅工道CTO陈龙冬,历途科技CEO于钦玮,中科汇联董事长游世学等,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
本届论坛上,机器人领域相关人士集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难点与热点。
国泰创投集团董事长何泽平发表致辞
国泰创投集团董事长何泽平在发表致辞并指出,未来三五十年,我们将迎来一次新的、更大更持久的红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红利。这次红利将使我们中国从容地度过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作为此次行业盛事的主办方,何总表示,北京国泰创业投资集团是一家致力于科创园区和科技投资的国际投资集团,赋能科技、成就梦想是国泰人的使命和行动。近五年来,一批优秀的企业在国泰奥北科技园中诞生、成长,目前园区企业市值2000亿,产值300亿,利税30亿,聚集了比特大陆、随锐科技、山石网科,泰瑞数创等一批独角兽、超级独角兽企业。
他在会上透露,今年8月,国泰创投集团还会成立新的中小企业创业基金,这只基金将聚焦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欢迎机器人产业各界往来交流。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秘书长曹毅发表致辞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秘书长曹毅在致辞中肯定本次论坛的意义,他回忆了协会近三十年来的发展,总结出当今科技企业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他表示,协会将不断创新服务,为会员、为广大科技型企业提供支持,让好企业获得更好的优惠政策。
清华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孙富春分享演讲
随后,清华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孙富春教授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的思考与参会嘉宾进行了分享交流,他表示,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讲,深度学习天花板以后的下一个学习就是面向行为的机器人学习,从感知到行为模仿,灵巧精准操作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也将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独角兽级企业随锐科技CEO舒骋与康力优蓝CMO赵博韬分别就“基于中国土壤的科技产业创新的思考”与“AI为本 场景为王 服务机器人产业化思考”话题进行分享,他们共同表达了机器人领域中国仍然大有可为。
随锐科技CEO舒骋
舒骋认为,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未来三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其背后的支撑一定是最强的科技。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弯道超车,甚至是直道超车的窗口期,尤其是在AI的赛道上,我们已经有机会与世界主流国家与主流市场站在相差不大的起跑线上,诸多的机器人企业,最终将依靠核心的技术与一流的产品,以市场与客户的认可变现来实现自身价值。
康力优蓝CMO赵博韬
赵博韬从服务机器人角度着手,分析了产业链条如今已初具规模,行业巨头正在争相入场,未来在资本的加持下,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前景已被广泛看好。
工业机器人的破局与“智造”
在机器换人的浪潮中,机器人产业因其附加值高、带动性强,蕴含着巨大的的商机和发展潜力,被誉为“制造业顶端的明珠”。今年,“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依靠“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智能”开始取代“互联网”,逐步成为今后改造传统产业的新动力。
然而,不久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数据却显示,尽管我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增速明显快于机械工业全行业平均水平,工业机器人消费连续6年稳居全球第一,但在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我国的本土工业机器人该如何满足“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突破国外成熟机器人工业企业的层层重围,成为了第一场圆桌论坛嘉宾们探讨的重要话题。
清华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孙富春指出,尽管缺乏先发优势,但是在许多技术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的五年里,市场需求与政策影响下,我国将会迎来新的机遇期。
史河科技COO姜雨以特种机器人为例,深度分了析场景化适用与企业自身优势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合适的场景之中,企业拥有着不断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场上嘉宾还普遍认为,尽管当下工业机器人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但是已经处在了爆发的前夜。
他山科技COO马扬表示,虽然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应用层面还有些受限,机器人价格与人工比价相比优势差距不大,但是未来行业的潜力一定会爆发,只是需要一个阶段。
随锐科技副总裁、人工智能产品首席科学家王库也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角度分析,市场对于机器人从接受到应用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有些慢,但是前景仍然极为可期。
对于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哈工创投执行总裁、合伙人赵文宇提出,工业机器人只要找出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产业就会发展得越快、越好,产业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
机器智能:教育智伴,助力人才强国
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强调,中国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13亿中国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在智能时代我们更要利用AI智能技术,踏踏实实走好智能教育的普及之路、融合之路、变革之路和创新之路。
在政策的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激励之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甚至是陪伴方式的变革。而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一大热门,智能教育机器人成为了AI时代炙手可热的教育产品。
然而,尽管教育机器人市场看上去风生水起,但是市面上的产品却并不尽如人意,真正能解决需求痛点的产品少之又少。并且,随着各大巨头进入机器人教育领域,产品的价格竞技成为新的趋势。如何突破当下的瓶颈,真正赋予教育机器人智慧,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而出呢?第二场圆桌论坛变由此展开。
康力优蓝CMO赵博韬指出,随着产业企业的发力,未来硬件的价格必然将会逐渐降低,但是如此却能够更好地覆盖整个市场,对于机器人的普及有着深远影响。目前智能机器人在2B方面实现了场景应用,但是在限定场景,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还可以做得更好。
宾果智能CEO闵海波同样认为,未来教育机器人2C的潜力很大,但是基于企业的发展角度考虑,在路径上选择2B到2C的过渡更为稳健,因为2C市场的培养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悟宝智能CEO谭丰则表示好的产品不一定需要便宜,但是会符合市场与用户的匹配。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谭丰认为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重新塑造产业的关键要素,而这也是企业能够脱颖而出的机遇所在。
智能佳副总经理李裔提出,教育机器人在C端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难点是黏性和重复使用的问题。虽然目前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体量,但是仅仅依靠运营模式去突破市场很难,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技术和体系,才能在市场上拥有核心竞争力。
声智科技副总裁、战略合伙人李智勇从语音交互技术与市场的互动考虑,作为教育机器人的重要组成,未来语音交互既要面临着多种设备,又要变得更加智能。企业想要在竞争的洪流中脱颖而出,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加速技术与产业的循环,这种循环越快企业就会越好。
机器智服:智享未来科技生活
在消费市场的迭代升级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服务机器人应用市场,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医疗、科研、城市生活需求持续旺盛,一批服务机器人企业正在这个风口之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持续升温。那么,如此多的服务机器人企业竞相涌现,各类服务机器人产品争相面世,这究竟是市场的必然还是资本的泡沫呢?与会嘉宾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微云机器人董事长刘鹏认为,尽管当下市场看上去过热,但是拥有好的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渠道、模式,或者根基不够硬的话,将很快就淹没在市场当中。未来服务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坚持自主创新,还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优质的企业最终将存活下来。
博雅工道CTO陈龙冬指出,对于行业的评判,更多地是衡量消费者在购买与持续使用产品过程中是否在持续产生价值。目前,人工智能场景的应用已经能够看到大量的例子,机器人也在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机器人行业之热是“热得很实在”。
历途科技CEO于钦玮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并不缺少相关项目,但是能够做得更好。相较于机器“人”而言,目前的智能化的机器还缺少些精度与感知。不过,实验室正在涌现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精度智能已经走到了黎明前的黑暗,虽然还需要再等一等。
人工智能如今已经成为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商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先导,机器人行业正在成为领跑者。可以想象,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智能化的深度探索,或许再过10年,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由机器人服务的社会中:工厂有工业机器人日夜不停生产制造,出行有自动驾驶汽车随叫随到并一路畅通,在家有家庭保姆照顾起居,生病有医疗机器人对症下药悉心照顾......更重要的是,这些可能都是中国智造的产品,其来源就是这不断升温的中国机器人产业。
(审核编辑: 林静)